5月中旬,深圳自然博物館展陳工程項目完成招標定標工作,四個標段分別由中建八局二公司、金大陸展覽、復旦上科多媒體、絲路中標,項目正式進入展陳施工實施階段。
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中的重點項目,自然博物館自立項以來便受到行業廣泛關注,而本輪展陳工程的中標結果,更是讓這場長達兩年多的“博物館大戰”暫時落幕。在四個標段中,平均每個標段有超過50家單位參與資格預審,約20余家進入正式評審,最終僅有4家中標,中標率不足5%,競爭之激烈,已屬近年來少見。
新文化平臺經濟研究社&展示云作為展陳行業的市場研究機構,持續跟蹤該項目招標全過程。在中標結果公布之際,我們認為有必要通過這次具有標志意義的項目,觀察當前展陳市場的幾大趨勢變化,也為今后的業主單位與投標企業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經驗。
頭部企業的“中標焦慮”:光環不再是護身符
與以往大項目不同,本次中標名單中,既沒有出現“通吃”的綜合型頭部企業,也沒有出現“高舉高打”的央企獨攬局面。最終四個中標單位代表了央企執行力(中建八局)、傳統老牌(金大陸)、多媒體整合(復旦上科)、創意設計(絲路藍)的四種不同能力路徑,體現出甲方在選擇上的平衡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風語筑、天圖、藝博堂等曾參與前期設計或具備頭部影響力的企業,在此次招標中因利害沖突或保證金問題被廢標,說明頭部企業也正在遭遇一種新的“中標焦慮”:
在大型項目中,品牌價值固然重要,但程序正義與風險規避成為甲方考量的第一要素;
“先設計、后投標”的模式在當前評審制度下或存在利害矛盾,需企業提早規劃角色路徑;
保證金、聯合體分工、材料合規等“非技術性”要素正在成為影響評標結果的重要變量。
結構性問題凸顯:掛靠者多,匹配者少
根據我們對資審清單的統計,四個標段總計資審通過單位超過180家次,但其中真正具備自然博物館類展陳經驗的企業不足20家。大量公司雖然具備展陳資質或曾參與文博項目,但與“自然類專業內容+數字多媒體深度集成”的能力要求仍有明顯差距。
這暴露出一個老問題:行業掛靠與陪標現象依舊嚴重,同時也提醒甲方單位,在未來招標中更需在資格審查階段強化“能力匹配度”的評估維度,而非僅依賴資質與業績數值判斷。
深圳自然博物館項目再次驗證了一個趨勢:大項目不再是“大者恒大”的戰場,當前大項目招標越來越不等于“誰大誰拿”,而是對團隊結構、能力標簽、交付路徑的一次綜合評估。
新常態下的建議與反思
對企業而言:
“聯合體+能力互補”將成為主流策略,企業需明確自身核心優勢,選擇合適搭檔,避免聯合失配;
不再盲目報名所有標段或所有項目,而應根據項目類型評估匹配度,提高命中率;
重視非技術性要素的合規與管理,如保證金、資審材料、利害關系等,成為“進門”的第一道門檻。
對業主單位而言:
如何提高評審效率與專業評估能力,在高參與量情況下仍能精準識別真正適配者;
是否可以設置更具導向性的門檻機制,減少資源浪費;
加強事后評估機制,對中標單位的實際交付效果形成反饋閉環,為行業樹立正向激勵。
自然博物館作為深圳文化地標的重要一環,其展陳工程的招標過程,是整個展陳市場的一個縮影。它揭示了市場競爭的加劇、甲方邏輯的變化、專業與非專業力量的交鋒,更提示我們,行業正在進入一個從“資源驅動”轉向“能力驅動”的關鍵過渡期。
作為行業觀察者,新文化平臺經濟研究社&展示云將繼續跟蹤項目實施進度,并就其設計邏輯、技術實現、內容表達與社會傳播價值,做出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
踏入上海騰訊大廈一樓展廳,一場跨越現實與未來的數字之旅即刻開啟,這里既是騰訊30年技術沉淀的縮影,更是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科技與社會價值創新深度融合的舞臺。
西德尼石材展廳位于福州市晉安區。作為石材展廳項目,設計不僅需展示不同石材的色澤、紋理和質地特點;更聚焦于石質材質的肌理表現而激發參觀者的視覺聯想。因此,設計團隊創作在展廳界面、元素形態、色調搭配以及配光等方面都嘗試突破以往石材展示的固有形式:由靈感激發的設計創意揉合現代藝術的編排形式,將“石”的不同性格感性化地表露出來。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立足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聚焦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共三大,挖掘歷史細節,突顯關鍵人物,全面生動準確地展現中共三大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隨著2024年的尾聲漸近,展廳業經歷了一段充滿激情與挑戰的旅程。這一年里,我們見證了國際局勢的動蕩,盡管復蘇跡象初現,但平衡發展之路依舊漫長。對于中國而言,雖然前三季度GDP增速有所放緩,但由于經濟規模龐大,即便是微小的增長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
八幡屋磯五郎于1736年創立于長野,是一家創造了“信州特產首推七味”印象的老字號企業。和歌山八幡屋磯五郎零售Lab展覽以創新零售空間為主題,融合文化與科技元素,打造一個沉浸式購物和體驗環境。該展覽聚焦于日常生活與藝術的交融,通過精心設計的展區,展示未來零售模式的核心概念。入口處采用流線型結構和柔和燈光,引導訪客進入一個多層互動區域,首先是中央展示臺,利用投影映射技術呈現商品故事,強調產品與文化背景的關聯,讓觀眾感受到零售的藝術性。
成都科學館以“星云狀”建筑外觀為核心意象,占地面積約9.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96萬平方米,其造型如振翅欲飛的星際巨艦,銀色金屬屋面在日光下折射出流動的光澤,宛如宇宙塵埃凝聚而成的動態星云。
LaNUBE{IA} 是一個位于瓦倫西亞 CaixaForum 的高度參與性的體驗式展覽,旨在讓人們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以及這項技術如何被應用于各種教育項目。它不僅是一個展示空間,更是一個促進討論和辯論的平臺。
愛彼(Audemars Piguet)是瑞士制表業的最古老制造商之一,總部位于勒布拉蘇斯(Le Brassus),這個品牌由創始家族(愛彼(Audemars)和皮格(Piguet))持有,保持了家族企業的獨立精神。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自主性和創新領域中取得了重要突破,顛覆了傳統和規則,成為制表業的開創者之一。
在2024年11月6日這個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再次迎來了全球矚目的盛事——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不僅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是全球企業展示創新成果、拓展國際市場的絕佳平臺。在本屆進博會上,資生堂,這一享譽全球的美妝巨頭,連續第六年參展,并以一個全新的面貌——“資創園”,驚艷亮相6.1號消費品館,為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場關于美的盛宴。